×

新闻动态

化解垃圾焚烧“尴尬处境”需公众参与
发布时间:2016-04-06 来源:海螺创业

    人民网武汉3月30日电 3月25日下午,在长江网演播厅,一段绿草如茵、繁花似锦的视频播放后,开始了本期的《城管聊天室》。短片中,公园、花园式工厂的图景与本期主题“垃圾焚烧厂 我国为何保留

    “在西方发达国家,很多垃圾焚烧厂都纷纷关停,为什么我们国家还大力使用焚烧方式处理垃圾?”对于网友提出的问题,“柯大侠”认为,大众在面对社会利益与公众利益博弈时,会自然地偏重考虑自身利益,国外的垃圾处理方式一定是从环境结构出发,正如我们国家在选择垃圾处理方式时,会考虑到人口结构、生态现状等因素。

    “欧盟国家的垃圾处理需要达到一定的标准,并非全部采取填埋的方式。据了解,近年来,英国就新建了十个焚烧厂,网友‘纷纷’关停的说法值得商榷。”聂永俊说。

李宏清称,在日本以及欧洲一些国家和地区,的确关停了一些垃圾处理厂,但关停的都是一些小型的、产能落后的垃圾处理厂,但是这些国家和地区的垃圾处理总量是增长的,增加的垃圾处理厂产能更大、技术更先进。

    城市工具的必要性与公民“邻避效应”博弈 第三方监督机制亟需完善

    垃圾焚烧发电厂作为城市发展运作的必要工具,不可或缺,但仍有不少网友提出疑问称,垃圾焚烧发电厂作为目前城市主要的垃圾处理方案,为什么会经常遭到反对。更有家住黄陂的网友留言说,自己家就在垃圾处理厂附近,闻不到什么垃圾的气味,但就是害怕有害气体泄漏!

    对于网友的疑问,李宏清表示,武汉市城管委为了防止意外泄漏的发生,不仅专门成立了固体废弃物管理处,24小时监管垃圾处理厂的运营排放等情况,还使用“数字城管”技术,远程监控,监控的数据可以随时调用,且对全社会公开。

    “柯大侠”建议,市城管委可以尝试引入第三方监测,与市民一起实行监管。李宏清介绍说,引入市民监督的工作已经开始尝试了,例如汉口北垃圾厂附近,市城管委专门邀请两位附近的住户作为环境监督员,并配备手持式噪声测试仪、照相机,每月巡查,拍摄到一次气体超标或不规范现象将奖励监督员100元,“但到目前为止,公众参与1年多,还没有发现有泄漏、超标等情况发生,这样的参与面还将扩大。”李宏清说。

    聂永俊称,对于引入第三方监管,武汉可以仿照广州等城市的成功案例,由当地政府派人自愿到厂进行长期监管,对于每个垃圾厂的运行情况进行24小时监测,每个垃圾厂的设备状况和运营状况能够详实地向社会反馈。

    “对于监督的放开,目前武汉市主要集中在大学、中学与街道,对于全社会的放开还不够,往后要逐步向全市放开。”李宏清说。除了对于社会监管的全面放开,如何解除市民对于垃圾焚烧发电厂这样一个必要的城市机器的“邻避”效应呢?对此,“柯大侠”建议,垃圾场应该成为城市花园式的存在,更像是一个景点或者科普教育基地,让民众愿意去接近而不是回避。

    拆除垃圾焚烧发电厂的“铁栅门” 构建厂区运行新模式

网友“柯大侠”认为,满足老百姓的知情权,让公众走进垃圾焚烧发电厂,需要我们政府部门打开“铁栅门”,让利益相关方都走进来,把科普、教育、宣传等通过厂区来展示给社会公众。

    “对公众开放园区的前提必须是确保安全生产和参观者的安全。”聂永俊说,垃圾处理厂对外开放还需要前期规范参观区域。李宏清说,目前武汉几处垃圾焚烧厂已经可以实现通过身份证认证参观垃圾焚烧处理厂。

    针对市民认为的住在垃圾焚烧厂附近有损健康的疑虑,李宏清认为,目前,北京、上海等城市除了由政府指导引入第三方监管外,也在不断进行新的模式探索,目前较为流行的新模式主要是“生态补偿机制”。同时,垃圾焚烧处理厂的问题是城市进步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城市进步中的问题必然需要科技、社会、观念的进步来解决,打开垃圾焚烧处理厂的“铁栅门”,武汉市会扩大公众参与,不断尝试生态补偿机制等新模式。

    链接

    “城管城管聊天室将结合城管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市民和网友关注的热点和焦点,设置话题,邀请访谈嘉宾和网民参与,由城管系统的相关领导(业务口负责人)和网民面对面交流;“聊天”的地方在四家网站轮流举行。

武汉市城管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为扩大受众面,“城管聊天室”过程将以视频 文字的形式来采编和表现,采取录播方式,然后四家网站同时集中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