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柴静声嘶力竭呼吁环保,那时雾霾肆虐,人心沸腾。时间才过去不久,柴静在投射灯下的演讲情景如今历历在目,可环保行业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之前的爱答不理,到如今环保成为了一些公司的“核心竞争力”。这两年到底发生了什么?为何剧情如此“反转”?企业间背地里经过了怎么样的你来我往?
变革开始
据Wind数据统计,2016年以来环保行业已完成的并购达57起,涉及金额近300亿元,包括跨域进入环保产业、调整战略布局、拓展细分领域、产业链深耕、海外并购等多种方式。来自上市公司、银行、PE等多种资本正在抢食环保并购这块蛋糕。
环保行业增长如此迅速,已悄悄的成为了一个明星行业,另外一组数据也印证了这一点。据环保部规划院测算,“十三五”全社会环保投资将达到17万亿元,是“十二五”的3倍以上,而届时环保产业将成为拉动经济增长重要支柱。
金融家出手频频,但却远非是这场大变革的缔造者。
● 政府:事实上,政府正在花大力气推动环保。中国人民银行测算,“十三五”期间我国绿色经济每年需投入约3%的GDP规模,年均在2万亿元以上,在全部绿色投资中,政府出资占比约为10%至15%,社会资本占比约为85%至90%。到“十三五”末,中国环保产业规模有望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最值得注意的是,推动环保行业成长的部分资金直接来自于中央财政。
● 国企:除了政府,国企也势头凶猛。据全国工商联环境商会的数据统计,2016年全年发生的并购案中近一半并购交易由国资背景企业实施,而并购金额更是高达270亿元,占全年并购总额373亿元的比重高达72%......国资凶猛,可见一斑。
● 地方:说到环保并购标的,在我国分布还算平均,但并购买家则集中在几个区域,这里不得不说帝都。在并购投资额上,北京完全甩开其他地方的企业,全年373亿元并购额中,北京企业花了176亿元,占了近一半……虽然各类环保工业园在全国多地高调建设和发展,虽然不少地区政府以各种资源和政策扶植本土环保企业发展,虽然新三板和IPO排队企业中不乏帝都以外企业面孔出现,但北京是我国环保中心的地位却始终难以撼动,是名副其实的环保帝都。
由于中央财政引导设立了1800亿元国家级PPP引导基金,环保早已摘去有嘴无牙、矮矬穷的帽子,摇身变成了高富帅。
刺刀见红
蓝天白云,青山绿水这都是老百姓喜闻乐见的,然而鲜有人知道的可能就是环保企业间的明争暗斗了。有利益的地方就有争夺,这一次再次印证了这句话。
一言以蔽之,环保行业如今是:国企疯狂圈地,外企只求存活,民企“戴红领巾”。水务一行印证此话。
在E20环境平台主办的“2016(第十四届)水业战略论坛”上,E20研究院执行院长薛涛这样说:“2015年新增水务规模,第一名北控740万吨、第二名首创330万吨,北控一家的新增规模就比第四名到第十名的合计还多。”北控水务集团执行总裁是李力,在他看来,想获得高回报无非两个途径,一是垄断、二是创新。
其实,不得不承认,国企说话底气硬,而民企即便有再多钱也比不过国企,一些企业家在拼杀中宁愿选择“戴红领巾”。据公开资料显示,2015年8月,国家开发银行旗下子公司国开创新资本有限责任公司以54.34亿元占有了碧水源10.48%的股份,成为碧水源第三大股东。碧水源董秘兼CFO何愿平表示,在中国,环保产业仍相对封闭,“县委书记说了算”。作为民企,它不能像首创、北控那样“大摇大摆地走进去”,有时候不得不走“侧门”。“所以,‘戴红领巾’是无奈的。”何愿平说,“我做不了其他什么员,做少先队员行不行?”
而外企命运还不如民企,在环保大潮中,落得个“不受待见”的尴尬地位。
忧从此来
环保行业虽发展气势如虹,不过冷静地看,其中却也有忧,大体上有几点:
● 虽然环保产业发展速度很快,但生态环境问题仍十分突出,还有近70%的环境治理需求没有被挖掘。
● 大批资本涌入,喜的是填补了污染治理资金缺口,忧的是有可能造成产能过剩和低价竞标之风。资本大举入侵,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环保产业的“游戏规则”。资本的进入是否会偏离环保的初心,还有待观察,毕竟共享单车的前车之鉴就摆在那里。
● 行业缺少“巨人”,非标状况普遍:在一些环保设备网站上搜索后看到,仅膜片曝气器就有140项结果。有的价格相差数倍,有的甚至与国外产品价格相差10倍。不同于其他设备制造企业,环保设备企业小散弱特征明显:全行业里没有什么“巨人”企业,缺少“国宝级”设备,行业技术和管理经验少,专业人才缺乏。同时,高端与低端产品差异巨大。有业内人士表示,由于普通环保设备的进入门槛低,退出损失也不大,造成低端技术、低档产品和小型企业群体十分庞大,难以集中资源突破瓶颈。而高水平、高档次的产品和技术显得凤毛麟角,满足不了需求,这是行业持续发展中一个很不利的因素。“低档过剩、高档缺少”的问题对于环保设备行业来说,尤为突出。
● 同时,环保设备缺乏标准化。不少企业一直在呼吁加快环保技术产品标准化建设,即制定环保设备产品标准和行业标准,有的还应制定国家强制性标准。
此外,业内人士还担忧政策驱动造成环保设备市场的波动。“一旦政策引导鼓励,各路资金蜂拥而至,极有可能重蹈光伏业由盛而衰的覆辙。环保设备生产可能会因政策刺激,生产门槛较低出现产能过剩,这是需要防范的潜在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