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动态

水泥工业协同处置固废面临三大待解决问题
发布时间:2014-07-22 来源:海螺创业

    水泥行业作为产能过剩、污染严重、利润空间有限的传统行业,近年来成为城市产业调整的重点。一些企业开始尝试利用水泥窑无害化协同处置城市生活垃圾和工业废弃物,希望实现绿色转型升级。水泥行业普遍对协同处置存在政策、资金需求。

    按照2013年国务院印发的《循环经济发展战略及近期行动计划》提出的目标,力争2015年水泥窑协同资源化处理废弃物生产线比例达到10%。那么,行动计划中规划的发展空间能否让饱受产能过剩争议的水泥工业摆脱困境?实现绿色转型还面临哪些难题?

    面临三大问题

    认识不到位,技术支撑不足,支撑政策有待完善

    工信部原材料司副司长吕桂新表示:“近年来,我国水泥生产每年消纳固体废弃物6亿吨以上,为发展循环经济做出了重大贡献。但是我国水泥工业协同处置固体废弃物总体上还处于起步阶段,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较大。”

    吕桂新指出,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社会对水泥窑协同处置废弃物的认识还不到位,相关配套措施行动比较缓慢。“目前,我国工业固体废弃物年生产量达到32.3亿多吨,城市生活垃圾清运量每年达到1.7亿吨,但由于废弃物处置能力相对不足,大量固体废弃物没有得到及时有效处置和利用。”

    水泥协同处置废弃物在国内外的实践中被证明具有重要的社会、环境和经济效益。但是在我国由于相关支持和协调措施不足,全社会对这一产业普遍认识不够,加上管理体制和部门利益作怪,使相关工作的落实和行动比较缓慢。

    此外,技术支撑能力不足也是水泥窑协同处置废弃物面临的问题。据吕桂新介绍,目前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尚存在技术瓶颈,尤其缺乏大规模、高附加值且具有带动效应的重大技术和装备。   

    “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基础性和前瞻性的研发投入不足。多数企业研发能力较弱,技术装备落后,缺少研发投入的积极性。现有的技术装备水平不能为大宗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提供有效支撑,制约了水泥窑协同处置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的发展。”

    与此同时,现有支撑政策仍有待进一步完善。目前,我国缺少对大宗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的强制性要求和针对性的强制性措施。

    “由于现有的财税政策支撑力度不够,一些工业固废物利用的新产品尚未列入税收优惠目录,也没有建立起大宗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的专项资金,因此水泥企业缺乏处置和利用大宗固体废弃物的压力和动力。此外,部分地区还存在政策不落实、执行偏差等问题。”吕桂新指出,面对资源环境约束和节能减排的压力,我国水泥工业的环保功能还没有充分发挥。

    中国建材规划院院长刘长发则认为, 应鼓励摸索城市低价值废弃物的循环利用并进行推广。对水泥窑协同处置废弃物的企业,国家的财政政策、补贴标准都应该尽快明晰。其中既要考虑水泥企业消纳废弃物过程中的生产成本,也要考虑企业给城市公共安全带来的隐性效益。

    多方合作促进水泥企业转型

    协同处置废弃物需出台相应细则

    据吕桂新介绍,发达国家在上世纪80年代就开始推进水泥企业利用废弃物替代自然资源,制备1吨水泥所处置的废弃物最多可达到40多公斤,利用水泥窑替代燃料的废弃物也有十几种。

    “水泥工业不只是很多产业发展循环经济不可或缺的转折点,也正在发展成为绿色环保产业。利用水泥窑安全无害化处置废弃物已成为世界水泥工业转型升级的发展方向。”吕桂新说。

    2013年,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出利用水泥窑协同处置废弃物作为当前水泥行业化解产能过剩的一条重要政策。

    在吕桂新看来,政策的落实还需要对相关制度加以设计完善。他指出,由于利用水泥窑协同处置废弃物涉及多个政府部门和相关产业,因此在政策层面需要顶层设计,建立完善鼓励政策体系。在法律层面需要与时俱进,及时制定和修订完善相关法规,保障协同处置废弃物产业的健康发展。在工作体系和协调机制方面需要中央多个部门之间的协同。

    据吕桂新透露,目前国务院多个部门正在抓紧研究,准备出台相关的细则,提出促进生产过程协同资源化处置城市及产业废弃物的工作意见。

    中国建材规划院院长刘长发表示,建材产业是循环经济的节点产业,国内大型或特大型城市对水泥窑协同处置废弃物的工作还比较重视。现在我国污水处理的市场很大,相应处置的污泥也会越来越多,利用水泥窑协同处置废弃物的需求也会扩大。但是,就目前国内的情况来看,利用水泥窑协同处置污泥等废弃物的市场还是有限,很多省会城市还没有表达出鼓励这一产业发展的强烈意愿。

    “现在利用水泥窑协同处置废弃物面临的主要问题并非技术问题,而是制度设计问题。政府应该投入多少资金利用水泥窑协同处置废弃物?在废弃物的收集、运输、处置过程中的制度设计还不清楚。”刘长发表示:“比如某些水泥厂建成后竟然没有污泥可以处置,这源于政出多门、部门利益的问题。”